高级搜索 返回首页  
读者-来稿选登
    - 读者-来稿选登
美文
    - 美文
    - 美文_其它
    - 美文_散文
    - 美文_诗歌
情感
    - 情感
    - 情感_爱情魔方
    - 情感_婚姻家庭
    - 情感_恋恋红尘
    - 情感_两代之间
    - 情感_思君无涯
人物
    - 人物
    - 人物_布衣百姓
    - 人物_名人名言
    - 人物_名人轶事
    - 人物_人物表情
    - 人物_人物春秋
    - 人物_人物聚焦
言论
    - 言论_道听途说
    - 言论_高端访谈
    - 言论_金玉良言
    - 言论_评头论足
    - 言论_一言堂
幽默
    - 幽默_爆笑网文
    - 幽默_都市男女
    - 幽默_哈哈镜
    - 幽默_妙人妙语
    - 幽默_青春校园
    - 幽默_世相百态
    - 幽默_童话宝典
哲理
    - 哲理_红茶坊
    - 哲理_人生絮语
    - 哲理_围城内外
    - 哲理_现代寓言
泛舟网情感情感_两代之间我父亲的逻辑
我父亲的逻辑
2022-05-11 23:43:42
by 鲍鹏山  
Rating: not rated yet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父亲的逻辑

我父亲是农民,我当然也就是。农民有农民的活计,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做,很多农活都在父亲的“严”(严厉)传“申”(申斥)教下学会了。可惜后来到了城里,在大学里教书,评教授时这些技术都不算数。我还得去写叫“论文”的玩艺儿。我知道我父亲的脾气,若他知道现在流行的“论文”是这种看起来一大泡却不肥田的“牛屎”,他定会拧着我的耳朵让我还是回去种地——我小时候拾粪,有时实在拾不够一筐,偶尔也用一大泡牛屎冒充,我父亲对此深恶痛绝,每发现,总要严惩。我父亲念过私塾,读过《幼学琼林》、《千家诗》之类,能背《论语》。我的古文兴趣,最初也从他那儿启蒙。我为生产队放牛,晚上骑在牛背上回家,他一见,就跟我背:“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只可惜我嘴上叼的不是笛子,而是一根黄瓜,还是从二表婶娘家的地里偷摘的。晚上在月下乘凉,他兴致好时,也给我们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我父亲性情暴烈,不会背“轻罗小扇扑流萤”之类,这一类是后来我的两个哥哥给我背的,还有讲解。我父亲还会对对子,像“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还加上他杜撰来的一些与之相关的“本事”,生动有趣。
      前几年我回老家,我父亲竟然牵头在一条路口修了一间小小的观音庙。一个小小的观音局促地坐在两三平方米的小“庙”里,竟有不少人在那烧香叩头。春节贴春联时,父亲让我也给这观音写一副。我虽同情这观音住房狭窄,愿为她广为招徕,但我哪知道如何给这样小小的观音写春联,要我写篇“论文”骗骗她倒还行,我几个月前才用“论文”骗了个副教授,手艺还不生。我父亲见我木讷在那儿,便张口来了一联:庙小无僧风扫地,天高有月佛前灯。我是非同小可地一惊,好一个清静世界!这副联他以前可从未说过!
      还有一次,我肚子痛,他背我去村卫生所,那里的老中医正在夏日的竹阴下读《千家诗》,我父亲一见,便也忘了我,与他一起边读边叹赏不已。他当时背出的一诗我一闻即记,一记便永不再忘: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那时我是小学三年级。后来上了初中,学校离我家只有200米,我是全校数百名学生中离学校最近的学生,可我天天迟到。因为学校要我们天一亮便到校早读,可我父亲要我先拾一筐粪再上学。班主任张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来家访。
      老师:鲍鹏山每天都迟到,据说是您让他早晨起来去拾粪。
      父亲:是的。他必须拾一筐粪才能去上学。
      老师:拾完一筐粪再上学,就要迟到了。
      父亲:那他可以起得早一点嘛。(说到这里,父亲看了我一眼。我此时正端着大海碗呼啦呼啦地喝菜粥——家里穷吃不起干饭噢!)
      老师:不可能!拾粪要等天亮才看得见,可天一亮我们就早读了。
      父亲:那我不管。反正他得先拾一筐粪才能去早读。
      老师:(有点急。但我父亲在当地颇有民望,老师不敢太冲动。)你这是不……(我估计他要说不讲理,但忍了半天,换了个词)不可能嘛!天亮才能拾粪,天亮就要早读。你看,你看(他摊开手,求饶似的望着我父亲。)
      父亲:那我不管。反正他得先拾一筐粪才能去早读。
      老师:……
      我在家排行老三,我大哥已高中毕业,现当着村民办教师,一个月十块钱。二哥正读高中。那时还没有恢复高考,上到高中就是到了顶了。因为我家孩子都读书,所以几乎是全生产队最穷的。每年超支一大堆。大队书记便到我家做我父亲的工作。
      大队书记:你这几个儿子都读书,有什么用?读到高中还不是回来做农活?家里穷成这样,生产队里每年你家超支最多。让他们回来挣工分!
      父亲:我跟我几个孩子讲过的,只要他们有本事念,我一个一个都让他们读到高中毕业。现在老大高中毕业了,能不让下面的念?做老子的还能说话不算数?
      大队书记:那生产队超支怎么办?
      父亲:生产队超支都记着账,我背着,慢慢还。砸锅卖铁我也要让孩子念书!
      大队书记:念书到底有什么用?还不是回来做农活?
      父亲:你甭管。反正我说话要算数。
      后来,大队书记召集全生产队开会,不点名地骂我父亲脑瓜是茅缸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是那时报纸上常见的骂人的话。但我父亲毕竟有民望,他不敢硬来,骂过了也只能作罢。
      我父亲就凭他这简单的逻辑,让我们兄弟三人都读到了高中,后来高考恢复了,又都读了大学。
    
    
    
    

推荐给好友 打包下载这篇文章 打印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2 myartic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7002154号-4 Powered by: MyArticle Version 1.0dev
Processed Time: 0.0120 s Querys: 5 [ Gzip Level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