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返回首页  
读者-来稿选登
    - 读者-来稿选登
美文
    - 美文
    - 美文_其它
    - 美文_散文
    - 美文_诗歌
情感
    - 情感
    - 情感_爱情魔方
    - 情感_婚姻家庭
    - 情感_恋恋红尘
    - 情感_两代之间
    - 情感_思君无涯
人物
    - 人物
    - 人物_布衣百姓
    - 人物_名人名言
    - 人物_名人轶事
    - 人物_人物表情
    - 人物_人物春秋
    - 人物_人物聚焦
言论
    - 言论_道听途说
    - 言论_高端访谈
    - 言论_金玉良言
    - 言论_评头论足
    - 言论_一言堂
幽默
    - 幽默_爆笑网文
    - 幽默_都市男女
    - 幽默_哈哈镜
    - 幽默_妙人妙语
    - 幽默_青春校园
    - 幽默_世相百态
    - 幽默_童话宝典
哲理
    - 哲理_红茶坊
    - 哲理_人生絮语
    - 哲理_围城内外
    - 哲理_现代寓言
泛舟网言论言论_一言堂天使在哭泣——关于俄罗斯人质事件的回忆
天使在哭泣——关于俄罗斯人质事件的回忆
2022-05-11 23:43:42
by 远剑 新华  
Rating: not rated yet
1 2 3 4 5 6 7 8 9 10

天使在哭泣——关于俄罗斯人质事件的回忆

2004年9月1日清晨,13岁的少年苏斯兰·比加耶夫和八年级的同学一起,排着队在校园里参加开学典礼。比加耶夫突然想去看看新装修的教室,就离开了队伍。看完教室出来,他穿过校园,觉得口渴,便跑到喷泉边去喝水。
    
      就在这喝水的当儿,他突然看到一辆卡车冲进了校园,车上迅速跳下几个荷枪实弹的人。一个眉毛很浓,留着淡黄色长胡子的人拿着一把自动步枪向天开火。比加耶夫立刻意识到,闯进校园来的是恐怖分子。他和另外两个同学赶紧逃离了。
    
      “我真感谢上帝让我口渴,因为这挽救了我的生命。”比加耶夫说。然而,大多数孩子没有他那么幸运,9月1日到9月3日,震惊世界的俄罗斯人质危机持续了52个小时,武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上千名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被赶进体育馆成为人质。他们在两昼夜多的时间里经历了难以忍受的恐惧、饥饿、干渴,一部分人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最终有335人倒在血泊中长眠不醒,其中半数是孩子。
    
        女教师求情被杀死
    
      当恐怖分子持枪闯入校园,将众多儿童赶往学校体育馆时,一位名叫艾尔扎·维克多罗夫娃的女教师向恐怖分子抗议,要求让最小的孩子安全离去。一名绑匪专心地听完了她的要求,然后问道:“你讲完了吗?”维克多罗夫娃点了点头,那名绑匪立即举起枪将她射杀,她立刻倒在血泊中。体育馆内的气氛极其恐怖,有位家长想让人们安静下来,结果也被恐怖分子枪杀。一名人质回忆说,他的尸体在那里摆了很长时间,然后匪徒让人把尸体拖走,命令一些女孩清洗血迹。
    
       与炸弹共处
    
      关押了一千多名人质的体育馆内,恐怖分子在一人高的地方沿墙吊起了炸弹,一侧墙上有4个,另一侧墙上有11个。有些个子高的人质去厕所时,头几乎都能碰到挂得较低的爆炸物。恐怖分子用连着炸弹的金属线把孩子们围起来,又接上了两个雷管。他们威胁说,只要谁乱动,整个房子都会爆炸,这些炸弹足以让整个体育馆飞上天空。
    
       为救妹妹把自己重新交还给绑匪
    
      9月1日,三十多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突然闯入别斯兰第一中学后的几分钟,许多高年级学生趁着混乱跑到安全地带,17岁的卡兹贝克·扎拉加索也是其中之一。当时,卡兹贝克与一位朋友迅速冲过操场,隐蔽在一堵墙后。然而卡兹贝克的心很快就沉了下去:他发现10岁的妹妹阿昆达没有跟上来。年幼体弱的妹妹动作太慢,早已掉队了。卡兹贝克惊恐地意识到妹妹也许已在绑匪的枪口下成为了人质。他没有多想,立即掉转身子,奔回了学校,将自己交还给了绑匪。他朝朋友大喊,他要找到阿昆达后才能离开。
    
      在接下来的52个小时与绑匪的对峙中,这对兄妹一直混在被绑匪劫持的一千多名人质之中。幸运的是,卡兹贝克和阿昆达最后都安然无恙。事后,卡兹贝克说:“恐怖分子袭击了学校的一侧,那儿是低年级学生聚集的地方。高年级学生在操场的另一侧,他们开始逃跑。我也跑了,但我很快想到了阿昆达,于是又跑了回去。我对她担心极了,我不能让她独自留下来。”
    
       拯救了百名学生的小英雄
    
      13岁的萨沙是个纤瘦的男孩。在爆炸发生后,恐怖分子开始屠杀被困在体育馆中的人质。萨沙回忆说:“匪徒看到我脖子上的十字架,开始用树干顶我的胸,要将十字架深深嵌进我的肉里,随后他们冲我大吼。我大声叫着耶稣复活。这时,武装分子开始往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厅里投掷手榴弹。”萨沙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便大叫着“耶稣复活”,第一个从窗口跳出。在他的带动下,近百名学生也跟着跳出了体育馆。
    
      学校周围有许多低矮的房屋,家家户户门前都围有栅栏,但为了方便串门,又有小门连通。萨沙对学校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没有在大路上乱跑,而是冲入了校旁一家酒吧的后院。
    
      这时,恐怖分子从墙洞中开始向四周的街道扫射。因为萨沙的逃脱路线选择正确,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伤亡。但他自己背部被严重烧伤,当记者试图采访这名小英雄时,他已被送进医院救治。
    
      在逃生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是相互搀扶着跑的,有的大孩子甚至抱着更小的孩子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难以平复的创痛
    
      劫后的体育馆已成为恐怖的地狱,屋角的篮球架被烧得乌黑,地上到处都是玻璃碴、弹片和木屑,墙上布满了弹孔。屋顶被炸开一个大洞,透过这个大洞,别斯兰的天空蓝得令人窒息。
    
      别斯兰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悲伤过。在人质事件结束的第二天晚上,当局允许居民进入这所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校园,让他们亲眼目睹发生恐怖惨剧的地方,寻找一切对他们来说还有意义的东西。
    
      在士兵排除所有的爆炸物后,工人们开始清理废墟,用推土机将残垣断壁推倒。而别斯兰居民有着一个共同的想法:把整座学校铲平!
    
      然而,人们心中的创痛何时才能抚平?
    
       病床上的恐惧
    
      7岁的扎姆巴拉特9月1日刚上一年级,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噩梦般的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他躺在病床上,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不放松。他全身有40%的皮肤被烧伤。醒来后他问妈妈:“所有的一年级学生都遭过绑架吗?去年的一年级学生也遭过绑架吗?”然后他又问:“匪徒还在学校吗?”妈妈说,匪徒已经走了。但扎姆巴拉特喃喃地说:“他们没走,他们还在那里。那他们的枪放到哪里去了呢?”妈妈问他:“你还要买玩具枪吗?”扎姆巴拉特说:“不买了!”
    
      9月15日,在人质悲剧发生两周后,别斯兰市的孩子们在武装人员的保护下重新开始学校生活。
    
      仍有不少孩子对那场屠杀心有余悸,他们显得非常紧张。在别斯兰第六中学,当一名孩子由于迟到而遭到校长训斥的时候,他立即举起双手,摆出了投降的姿势。当天开学的共有7所学校,大家集体默哀一分钟,然后开始上课。
    
      别斯兰第一中学的学生们那一天并没有返回学校。人质事件结束后,当地政府特别安排那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到黑海等地疗养。目前,仍有不少学生因在事件中受到严重惊吓,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健康,还上不了课。而第一中学校园自那以后一直关闭。
    
      据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称,他们会组织高年级的学生一起讨论这起悲剧事件,让他们发表对未来的看法。别斯兰第六中学的一位教师说:“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知道别斯兰的生活还需要继续。”
    
      生活还要继续,反恐正在进行。在21世纪,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正如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所说:“当年法西斯没有令俄罗斯屈服,今天我们也绝对不会向恐怖主义低头!”
    
      我们相信,当天使的哭泣声远去,别斯兰还会充满生机,和平之花将再次绽放。
    
      在劫后别斯兰第一中学的断壁残垣上,贴着一首父亲写给他遇害女儿的诗。让我们以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语,也以此缅怀不幸殉难的人们。
      女儿,你走后爸爸第一次想写诗。居然写成了!我读给你听,你
    一定能听懂。
    
      你,正值豆蔻年华
    
     温柔且甜美
    
     纯洁又可爱
    
     忽然间,你离我们而去
    
    
     明媚的日子碎成无尽的长夜!
    
      伸向你的黑手
    
     逃脱不了惩罚
    
     爸爸、妈妈、亲朋好友
    
     还有世上善良的人们
    
     定要用复仇的火焰
    
     将恐怖分子消灭光!
    

推荐给好友 打包下载这篇文章 打印这篇文章

Copyright © 2002 myartic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17002154号-4 Powered by: MyArticle Version 1.0dev
Processed Time: 0.0073 s Querys: 5 [ Gzip Level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