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从推销员到连任香港特首
2022-05-11 23:43:42
by
赵一玮
打印???
泛舟网
(http://www.shaoda.com)
人物
(http://www.shaoda.comhref=category.php?cid=14)
人物_人物聚焦
(http://www.shaoda.comhref=category.php?cid=146)
曾荫权:从推销员到连任香港特首
他出生贫苦,学历低微,高中毕业就踏上社会谋生,他的第一份职业是不起眼的药品推销员,因为没有任何社会背景,他的成长更加引人瞩目。他服务过不同的政府,凭着不同于常人的禀赋与毅力,既获得过英国颁授的爵级司令勋章,又得过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颁授的大紫荆勋章。他就是人称“香港骑士”的香港特首曾荫权。
这位爱在公开场合穿西装、打领结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以其优秀表现赢得香港人民的长期拥戴,在第三届香港特首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胜出。他的连任,也使港岛大大小小的媒体再次刮起了一股“曾旋风”。
从不服输,两次考试踏上仕途
曾荫权祖籍广东佛山,1944年10月出生于香港一个警察家庭。他是长子,下有四弟一妹,一家八口人挤在狭窄的警察宿舍里,日子相当清苦。家贫百事哀,当警察的父亲脾气十分暴躁,曾荫权常会因小事遭父亲拳脚相加。买错了隔夜的面包,要打;错买了发馊的豆腐,也要挨抽。幼时那段“藤条炖肉”的日子,让曾荫权养成了事事谨慎、坚毅刻苦的性格。
上小学时,曾荫权的母亲去世了。丧母之痛,让曾荫权在好长一段时间内情绪低落。中四那年,因中文不合格,曾荫权被从B班降到D班,他如受奇耻大辱,从此奋发图强,到中五时,竟一下升到了A班。这股子不服输的精神在他身上一直保持下来。1964年,曾荫权从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但因为当时家里负担重,身为长子的他不得不放弃这要花大钱的学业,先去找工作帮父亲供养五个弟弟妹妹。
他踏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现在以生产“伟哥”闻名的辉瑞制药公司当药品推销员。
当“卖药仔”期间,曾荫权尝遍人间冷暖。“卖药仔怎么可以见医院院长?你算什么?出去!”类似的呵斥,他已听得耳中生茧。最让他难堪的还是英国经理鄙视的目光。但性格坚毅的曾荫权并不服输,一年多以后,他和药店老板们渐渐建立了良好关系,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
正当曾荫权安于现状时,他的老师、英国人穆嘉田改变了他的人生。穆嘉田鼓励曾荫权去考公务员。第一次听到老师的建议,曾荫权觉得很好笑:“我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父亲只是个小警察,怎么可能到英国人的港督府去当官?”穆嘉田劝说曾荫权:“英国政府也需要华人进入港府供职,而且中国人参与对香港的治理,能从另一侧面体现中国人的才能,这也是为中国人争光的啊!”
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曾荫权,1965年,他报名参加了港英政府公务员招考。首次报考并未成功,第二年在父亲的积极鼓励下他再次报考,结果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所有考官。他们难以相信一个中学毕业、只做过推销员的毛头小伙子,回答问题竟能这样切中时事。
1967年1月,曾荫权结束了“卖药仔”的生涯,正式进入港英政府工作。
修身养性,入读哈佛迎来人生转折点
公务员岗位要求与药品推销员相去甚远。由于对自己影响极大的父亲、老师穆嘉田都是脾气暴躁的人,曾荫权也受到他们的影响,喜怒形于色,遇到与他人意见不合时,甚至会拍桌子掷毛巾,被同事戏称为“死都拗翻生”(嘴上不认输)。而这样的性格显然与自己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为了修身养性,曾荫权自结婚后就开始养花喂鱼,每天清晨起床后浇花换水,然后与太太一起到香港中环花园道圣若瑟堂做祈祷,祈求上帝让他谦逊一些,不要随便与人动怒。
1971年,曾荫权越级考上当时被喻为“天子门生”的政务官职系,调任财务科,此时的他仍然默默无闻。曾荫权仕途的转折点出现在1977年,在前财政司长夏鼎基的推荐下,当时还未获得大学学位的曾荫权被借调至马尼拉的亚洲发展银行总部,从事地区财务分析工作。期间他参与处理过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多国铁路、水利发展计划,在实践中他积累了很多财经知识,也表现得越发出色。1981年,因为这次借调经历,曾荫权被政府保送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刚入学报到时,校方曾对他的入学资格表示质疑,但详细查阅他的履历并作交流后,当即准入。曾荫权对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毕业时竟取得了9门A的优异成绩。此后他又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哈佛归来后,曾荫权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1985年至1989年他被委任为副常务司,负责落实执行《中英联合声明》。1991年出任贸易署署长,1993年5月再次晋升,负责香港政府的整体资源分配和税收制度等政策。1995年,他出任财政司司长,打破了百多年来由英国人担任财政司司长的传统。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曾荫权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任财政司司长。
敢作敢当,金融风暴中力挽狂澜
回归前后,香港并不宁静。早在1995年,美国的《财富》发表《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测香港在回归后一定玩完。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一声音不绝于耳。面对这些对香港有负面影响的言论,曾荫权展示了其性格直率、作风硬朗的一面,1997年10月,他主动对记者发表长篇讲话,对“三流分析员”们进行了有力回击。
1998年,金融风暴横扫亚洲,几天之内,香港外汇储备损失了80亿美元!
香港金融局官员的分析是“大势已去”,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动,香港很可能在5天之内“断气”。当年8月11日,经过10天的权衡,曾荫权决定政府积极入市:“如果任人肆意冲击联系汇率藉以图利,结果令香港600万人的经济利益受损,那便是我失职。在接受经济调整这一事实之余,我有责任将调整带给市民的痛苦减到最低。”
入市事关重大。当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曾问他,这一决定是否在他权力之内?曾荫权回答道:“是,我来承担!”半个小时之后,董建华拍板同意。
事后曾荫权说,做出决定的当晚,他心理压力极大,偷偷哭了好几次:“如果不小心输掉香港人的钱,我就算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
1998年8月14日,港股已下跌接近6500点,是当时近5年的新低。就在当天,香港特区政府动用1200亿元外汇储备基金,与外国炒家在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指市场同步炒作,全力搏杀。
这一动作被称破坏了香港一贯自由的市场动作体系,在当时引起广泛争议,曾荫权更成众矢之的。重重压力下,曾荫权越发冷静:“炒家所拿走的,不单是金钱,更是香港金融制度的稳定和600万人的信心。因此政府入市非常必要!”这一时期,他每天都找专家的批评文章来看,骂他越厉害的,越要在第一时间看到。14天以后,至8月28日,在一场惊心动魄的世纪金融大战中,香港特区政府成功地击退外国炒家,当日港股创出了790亿元的惊人成交纪录。
很快,特区政府将入市炒作赚到的钱,以出售官股盈富基金方式,还富于民。这一场漂亮战让曾荫权声名大振,成为港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而曾荫权心里却另有一番感激:“在那段危急日子里,中央没有下达文件与电话指示,中央领导那么放心让港人来应对危机,实在显示了国家领导人对特区政府班子的信心和实行‘港人治港’的坚决。对此,我不能不写一个‘服’字!”
勤勉务实,港人拥戴连任特首
2001年3月,曾荫权做出了财政司司长任内最后一份预算案,他提出香港未来的发展必须紧握国家加入世贸的机遇,并提出多项配合中国“入世”、加速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融合的措施及“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几天后会见香港人大代表时,称赞这份刚出炉的财政预算案“有水平”。
2001年5月1日,曾荫权改任政务司司长,负责政制改革并制定社会政策。次年5月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经过两天激辩,通过了政府提出的高官问责制的议案。特区主要官员由公务员制改为政治委任制,与行政长官共进退,并对施政成效负政治责任,同时把权力下放给司长及问责局长,使他们有充分的权力制订、统筹、执行政策。7月1日,曾荫权离开公务员体制,转为问责制政府的官员,继续担任政务司司长,真正成为行政长官的“左膀右臂”。
除了积极参与重大政策的制定,曾荫权还非常注重细节小事。2003年,非典疫情袭击香港,他以政务司司长的身份,每天下社区、上街道,卷起衣袖扫大街。香港媒体一度戏称他为“扫街大队长”。正是这种任劳任怨的务实形象,让曾荫权在香港的民意支持率在政府同级高官中一直保持最高。
曾荫权一直认为,领袖要具备六大原则:清晰目标、善于与人沟通、有诚信及服务社会的品德、保持好奇心及敏锐分析能力、经常保持乐观而不怕困难、有广阔的视野。2005年3月,曾荫权获得了在香港公众面前实践这些原则的机会。
3月10日下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政府总部新翼会议室召开记者会,通过电视直播宣布基于健康原因提前离任。两天后,曾荫权在同一会议室内宣布代理特区行政长官。
3月13日清晨,香港媒体派出的记者将曾荫权的官邸围了起来,想捕捉一些他担任代理特首第一天的生活镜头。除了与往常一样拍到曾荫权浇花喂鱼的镜头,幸运的记者们还享受了一顿代理特首提供的早餐。原来,曾荫权看到记者们一大早就在他家门口守着,特地让家里人做了早餐送给他们。
当天正值香港入春后最冷的一天,一份早餐温暖了在冷风中守候的记者,也令所有港人对曾荫权刮目相看。正是这些不经意处的点滴小事,让他的个人魅力尽情释放,在香港民众中的声望与日俱增,三个月后,因无其他参选竞争者,他作为唯一参选者正式就职。
2005年6月24日,新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就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举行,曾荫权向温家宝总理宣誓就职,温家宝总理向曾荫权颁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书。
身为特首,曾荫权不遗余力为振兴香港的经济而努力。2006年,他多次访问内地城市,在去年6月的广西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交流会上,他力挺香港的服务业;9月26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一届中部博览会上,他阐述了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香港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独有的功能,以期共同推动中部崛起。
凡此种种,让香港呈现一派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底,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会见曾荫权时,对他就任香港特首以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香港媒体评论称,香港市民对未来的信心,更多来自于对曾荫权的信任。这种说法在曾荫权两年任期将满之际得到了充分印证。自2007年2月1日曾荫权宣布参与香港第三任行政长官竞选以来,他的支持率就一路攀升,以近七成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
从来选举都是看结果,但对香港人来说,这次特首选举,几乎没有悬念。
如今,选举结束了,香港人民又满怀信心地和他们的特首曾荫权踏上新的征程,带着香港走向更加繁荣的明天。
Copyright © 2002
myarticle.pw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浙ICP备17002154号-4
Powered by:
MyArticle
Version 1.0dev